[1] 王国友,塔西甫拉提·特依拜,谭灵芝.新疆于田绿洲—荒漠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研究[J].中国沙漠,2006,26(2):259-263.
[2]张佰林,杨庆媛,鲁春阳,等.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—以重庆市40个区县为例[J].经济地理,2011,31(9):1 539-1 544.
[3]樊杰.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发展的集成研究[J].地理学报,2004,59(增刊):33-40.
[4]杨梅,张广录,侯永平.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11,27(1):95-100.
[5]Lambin E F,Turner B L,Helmut J G,et al.The causes of land-use and land-cover change:moving beyond the myths[J].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,2001,11(4):261-269.
[6]甄霖,谢高地,杨丽,等.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政策的影响[J].资源科学,2007,27(4):33-37.
[7]夏勇奇,吴祈宗.一种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[J].系统工程学报,2004,19(6):630-632.
[8]王永兰,孙雷,孙良田,等.改进的TOPSIS法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[J].西南石油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08,30(2):109-111.
[9]夏勇其,吴祈宗.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温榆河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[J].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,2007,5(3):57-60.
[10]高强,朱金福.混合型TOPSIS方法在多式联运服务商选择中的应用[J].物流科技,2008,32(2):110-113.
[11]张锐.乌鲁木齐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[D].乌鲁木齐: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系,2009.
[12]樊玉山,刘继远.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4.
[13]陈士银,刘耀林,周飞.湛江市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[J]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07,23(3):83-86.
[14]刘俊,董平.1996年以来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研究[J].地域研究与开发,2009,28(2):79-8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