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马颖忆,陆玉麒.基于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[J].特区经济,2011(5):273-275.
[2]陈昕,洪早发.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[J].统计与决策,2004(1):51-53.
[3]康晓娟,杨冬民.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析[J].资源科学,2010,32(3):485-490.
[4]袁晓玲,屈小娥.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09(9):58-64.
[5]王培宏.我国煤炭生产-消费的地区性差异研究[J].经济地理,2012,32(8):97-101.
[6]倪蓉.江苏省区域能源效率差异与收敛分析[J].煤炭经济研究,2010,30(10):41-44.
[7]马国旗,李凯明.基于ARIMA的江苏省煤炭消费预测[J].信息系统工程,2012(7):101-102.
[8]嵇昊威,赵媛.江苏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运能估测与发展研究[J].南京师大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10,33(1):120-124.
[9]许瑞林,王体健.江苏省煤炭消费与环境保护相关研究[J].能源研究与利用,2004(2):3-12.
[10]李欣先.基于泰尔指数的山东区域经济差异分析[J].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,2012,26(3):74-76.
[11]万庆,郭庆伯,龚胜生.2001~2009年湖北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[J].资源开发与市场,2011,27(10):920-9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