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刘纪远,匡文慧,张增祥,等.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[J]. 地理学报,2014,69(1):3-14.
[2] MOONEY H A,DURAIAPPAH A,LARIGAUDERIE A. Evolution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interactions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s[J]. PNAS,2013,110(suppl1):3 665-3 672.
[3] STERLING S M,DUCHARNE A,POLCHER J. The impact of global land-cover change on th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[J]. Nature climate change,2012,3(4):385-390.
[4] 刘纪远,张增祥,徐新良,等.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[J]. 地理学报,2009,64(12):1?411-1 420.
[5] 庄大方,邓祥征,战金艳,等.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[J]. 地理研究,2002,21(6):667-674.
[6] 高志强,刘纪远,庄大方.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利用/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[J]. 遥感学报,1999,3(2):134-138.
[7] RINDFUSS R R,WALSH S J,TURNER B L,et al. Developing a science of land change:challenge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[J]. PNAS,2004,101(39):13 976-13 981.
[8] FOLEY J A,DEFRIES R,ASNER G P,et al. Glob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[J]. Science,2005,309(5 734):570-574.
[9] DEFRIES R S,FOLEY J A,ASNER G P. Land-use choices:balancing human needs and ecosystem function[J]. Front ecolenviron,2004,2(5):249-257.
[10] 毛蒋兴,李志刚,闫小培,等.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[J]. 资源科学,2008,30(6):939-948.
[11] 陈浮,陈刚,包浩生. 城市边缘土地利用变化及人文驱动力机制研究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01,16(3):204-210.
[12] 樊杰,许豫东,邵阳.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[J]. 地理科学进展,2003,22(1):1-10.
[13] 刘金巍,靳甜甜,刘国华,等.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-2010年土地利用/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[J]. 生态学报,2014,34(12):3 211-3 223.
[14] 陈宁强,戴锦芳. 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遥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:以苏锡常地区为例[J].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1999,8(3):288-293.
[15] 龙花楼,李秀彬. 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[J]. 地理学报,2001,56(4):417-425.
[16] 张健,陈凤,濮励杰,等.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[J]. 资源科学,2007,29(4):61-69.
[17] 吴秋敏,吕恒. 江苏省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[J].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,2009,11(5):670-676.
[18]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. 江苏省1∶10万土地利用数据(2000/2010年)[EB/OL].[2015-10-01]. http://nnu.geodata.cn.
[19] 朱会义,李秀彬.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[J]. 地理学报,2003,58(5):643-650.
[20] 徐小黎,史培军,杨明川. 我国土地政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[J].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3(2):115-123.
[21] 王丽萍,周寅康,薛俊菲.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[J]. 中国土地科学,2005,19(6):26-2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