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李佳,钟林生,成升魁.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9,19(3):156-162.
[2]李永文,陈玉英. 旅游扶贫开发的RHB 战略初探[J]. 经济地理,2004,24(4):560-563.
[3]蔡雄,连漪,程道品,等.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[J]. 社会科学家,1997(3):4-16.
[4]丁焕峰.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[J]. 旅游学刊,2004,19(3):32-36.
[5]邱新艳,朱黎明,冯茹,等.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优势分析[J]. 商业经济,2013(1):67-68.
[6]李刚,徐虹. 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[J]. 旅游学刊,2006,21(9):64-69.
[7]唐建兵. 旅游扶贫效应研究[J]. 成都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(2):71-75.
[8]刘益,陈烈. 旅游扶贫及其开发模式研究[J]. 热带地理,2004,24(4):396-399.
[9]周蓓蓓,李锦宏. 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: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[J].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,2011(3):100-102.
[10]郭清霞. 旅游扶贫PPT战略及其特征:以湖北省为例[J]. 湖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3,30(5):110-113.
[11]陈勇,徐小燕. BOT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[J]. 商业研究,2005(7):167-169.
[12]肖建红,肖江南. 基于微观经济效应的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(PPT)模式研究: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为例[J]. 社会科学家,2014(1):76-80.
[13]朱璇. 旅游扶贫战略的演进与发展[J]. 商业时代,2007(6):7,10.
[14]董燕晶. 炎陵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[D]. 长沙:湖南师范大学,2014:11-13.
[15]ROBERT C,ANGELA K. Fair trade in tourism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,2000,2(3):171-187.
[16]邓小海. 旅游精准扶贫研究[D]. 昆明:云南大学,2015:49-51.
[17]洪业应. 精准化旅游扶贫的理论与实践:以涪陵区为例[J]. 劳动保障世界,2015(14):42-43.
[18]王颖.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 PPT(Pro-Poor Tourism)战略研究[D]. 上海:上海社会科学院,2006:115-123.
[19]曾本祥.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[J]. 旅游学刊:2006,21(2):89-94.
[20]王章郡,陈华. 贫困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及其空间分异:以渝东南地区为例[J]. 中国农学通报,2014,30(20):316-320.
[21]饶勇,黄福才,魏敏. 旅游扶贫、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: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[J]. 社会科学家,2008(3):88-92,96.
[22]王丽. 基于系统论的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分析[J]. 商业经济,2008(7):111-113,115.
[23]王铁. 基于Pro-Poor Tourism(PPT)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[D]. 兰州:兰州大学,2008:46-59.
[24]于海峰,章牧. 基于游客凝视理论的旅游扶贫研究[J]. 中国商贸,2013(8):112-114.
[25]张小利. 西部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分析[J]. 商业时代,2007(7):89-91.
[26]龙祖坤,杜倩文,周婷. 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[J]. 经济地理,2015,35(10):210-217.
[27]向延平. 基于WTP法的旅游扶贫社会绩效评价研究:以德夯苗寨为例[J].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,2011,29(1):71-73.
[28]孙东峰. 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[D]. 天津:天津大学,2008:86-89.
[29]曾瑜皙,杨晓霞.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战略路径选择[J].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33(3):91-98.
[30]胡锡茹.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[J]. 经济问题探索,2003(5):109-111.
[31]张丽文. 林芝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究[D]. 西安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2011:23-28.
[32]杨艳霞,王绍瀚. 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[J]. 品牌,2015(10):261,264.
[33]吴璇欧,高晓峰. 浅谈乡村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构建:以张家口蔚县为例[J]. 旅游纵览月刊,2014(3):245,247.
[34]叶俊. 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[J]. 湖北农业科学,2015,54(7):1 766-1 769.
[35]李柏槐. 四川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[J]. 成都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07,21(6):86-89.
[36]李志伟. 旅游扶贫战略模式研究:以太行山区旅游扶贫为例[J].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,2015,29(6):103-106.
[37]邸明慧,郑凡,徐宁. 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模式选择[J].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15,31(3):123-126.
[38]原思敏.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[D]. 北京:北京交通大学,2011:40-49.
[39]刘祥恒,罗明义. 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及扶贫模式研究[J]. 当代经济管理,2015,37(8):67-73.
[40]文冠超. 基于改良的RHB战略的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:以荔波县为个例[J]. 改革与开放,2009(10):80-81.
[41]李国平. 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[J]. 旅游学刊,2004,19(5):56-60.
[42]游佩媛. 旅游扶贫模式研究:以北京郊区民俗村、贵州省巴拉河乡村旅游项目为例[D]. 北京: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,2006:22-29.
[43]邓小艳. 浅析西部民族地区选择旅游扶贫方式的理论支点[J].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6,3(1):60-61.
[44]吴忠军. 论旅游扶贫[J].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1996,32(4):18-21.
[45]粟娟. 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测评及其优化[J]. 商业研究,2009(9):205-208.
[46]叶俊. 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估:以麻城龟峰山风景区为例[J]. 湖北农业科学,2014,53(13):3 187-3 190.
[47]周歆红. 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[J]. 旅游学刊,2002,17(1):17-21.
[48]刘筏筏. 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风险及防范对策[J].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,9(2):173-176.
[49]向延平.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对民族文化影响的模糊分析:基于两头羊、老洞和德夯三苗寨的个案分析[J].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,29(4):39-42.
[50]黄继元. 民族生态文化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:以石林县大糯黑阿诗玛民族生态文化村规划为例[J]. 昆明大学学报,2008,19(2):10-14.
[51]常慧丽. 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: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07,21(10):125-130.
[52]李会琴,李晓琴,侯林春.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:以陕西省洛川县谷咀村为例[J]. 旅游研究,2012,4(3):1-6.
[53]张伟,张建春,魏鸿雁. 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: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[J]. 旅游学刊,2005,20(5):43-49.
[54]姚云浩. 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问题研究[J]. 农村经济与科技,2011,22(10):46-49.
[55]王永莉. 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: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[J]. 经济体制改革,2007(4):92-96.
[56]刘卉. 车溪景区旅游扶贫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[D]. 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,2011:29-54.
[57]周婷. 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应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[D]. 湘潭:湘潭大学,2015:29-32.
[58]陈琴. 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[J]. 安徽农业科学,2011,39(19):11 635-11 637.
[59]覃建雄,张培,陈兴. 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:以秦巴山区为例[J].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3,34(7):134-138.
[60]张子昂,黄震方,孔少君,等. 新疆旅游经济时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[J]. 南京师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6,39(2):134-141.
[61]王坤,黄震方. 区域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:以长三角地区为例[J]. 南京师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6,39(1):101-107,116.
[62]王雅楠,赵涛. 基于GWR 模型中国碳排放空间差异研究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6,26(2):28-34.
[63]陈玲玲,何亮,李玉霞. 基于EEMD的我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多尺度对比研究[J]. 南京师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5,38(3):114-119,13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