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NORTHAM R M.Urban geography[M]. NewYork:J Wiley Sons,1975:65-67.
[2]陈明星,叶超,周义. 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: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[J]. 地理研究,2011,30(8):1 499-1 507.
[3]孙永正.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困境与对策[J]. 经济问题,2017(2):56-62.
[4]陈田田,张红. 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[J]. 城市问题,2017(6):60-67.
[5]宋戈.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[D]. 哈尔滨:东北农业大学,2004.
[6]赵小风,黄贤金,陈逸,等.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10,25(11):1 979-1 996.
[7]王温鑫,金晓斌,杨绪红,等. 新数据环境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精细化评价:以南京市为例[J]. 现代城市研究,2017(6):9-15.
[8]王群,王万茂,金雯.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方法:综述与展望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7,27(S1):95-100.
[9]龚义,吴小平,欧阳安蛟.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[J]. 浙江国土资源,2002(2):46-49.
[10]赵鹏军,彭建.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[J]. 资源科学,2001,23(5):23-27.
[11]姚成胜,李政通,杜涵,等. 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[J]. 经济地理,2016,36(2):159-166.
[12]曲林静. 珠三角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[D]. 广州:广州大学,2010.
[13]王雨竹,徐培玮.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[J]. 水土保持研究,2016,23(1):200-204.
[14]薛俊菲,邱道持,卫欣,等.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探讨: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[J]. 地域研究与开发,2002,21(4):46-50.
[15]秦鹏,陈健飞. 香港与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对比研究[J]. 地理研究,2011,30(6):1 129-1 136.
[16]周璐红,洪增林,余永林. 街区经济发展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:以西安市莲湖区为例[J]. 中国土地科学,2012,26(7):78-83.
[17]钟文,楚玉洁. 生态视角下的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模式初探[J]. 城市地理,2015(5X):254-255.
[18]张俊峰,董捷. 基于“两型社会”的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2,22(1):111-116.
[19]张富刚,郝晋瑕,姜广辉,等.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[J]. 中国土地科学,2005,19(1):23-29.
[20]宋戈,高志昊,马和.石油城市转型期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: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[J].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,2008(12):21-23.
[21]王金地,欧名豪,胡传景.基于FUZZY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:以扬州市为例[J].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,2008(1):29-34.
[22]陈嘉,刘秀华.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:以河南省平顶山为例[J]. 南方农业学报,2011(3):340-344.
[23]汪明武,金菊良,周玉良.集对分析耦合方法与应用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4.
[24]黎孔清,陈银蓉. 低碳理念下的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[J]. 中国土地科学,2013,27(1):61-66.
[25]顾朝林,王颖,邵园,等. 基于功能区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:以绍兴城市群为例[J]. 地理学报,2015,70(8):1 187-1 201.
[26]赵克勤.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[M]. 杭州: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0.
[27]张锐,郑华伟,刘友兆. 基于压力-状态-响应模型与集对分析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[J]. 水土保持通报,2014,34(5):146-152.
[28]姚治华,王红旗,郝旭光.基于集对分析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:以大庆市为例[J]. 环境科学与技术,2010,33(10):188-194.
[29]苏飞,陈媛,张平宇. 基于集对分析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:以舟山市为例[J]. 地理科学,2013,33(5):538-544.
[30]余健,房莉,仓定帮,等. 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[J]. 农业工程学报,2012,28(5):260-2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