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丁奇,梁健. 北京西城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的探索与思考[J]. 北京规划建设,2019(S2):117-124.
[2]龙瀛,张恩嘉. 数据增强设计框架下的智慧规划研究展望[J]. 城市规划,2019,43(8):34-40.
[3]林润泽,邹诚,王梓凌,等.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中心区域街道活力与美景度研究——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[J]. 南京师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1,44(3):63-69.
[4]LYNCH K. Good city form[M]. Cambridge,MA:MIT Press,1984.
[5]JACOBS J.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[M]. New York:Vintage,1992.
[6]GEHL J. Life between buildings[M]. New York: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,1987.
[7]蒋涤非. 城市形态活力论[M]. 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07.
[8]徐磊青,康琦. 商业街的空间与界面特征对步行者停留活动的影响——以上海市南京西路为例[J]. 城市规划学刊,2014(3):104-111.
[9]姜蕾. 城市街道活力的定量评估与塑造策略[D]. 大连:大连理工大学,2013.
[10]唐婧娴,龙瀛. 特大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——以北京二三环和上海内环为例[J]. 规划师,2017,33(2):68-73.
[11]苏景相.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街区活力量化评价研究——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例[J]. 价值工程,2019,38(11):190-193.
[12]郑屹,杨俊宴,李京津. 街景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特色街道设计方法探究[C]//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——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,成都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21:851-860.
[13]苟爱萍,王江波. 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[J]. 规划师,2011,27(10):102-106.
[14]丁成呈,张敏,束学超,等. 多尺度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方法——以合肥市主城区生态网络规划为例[J]. 规划师,2021,37(3):35-43.
[15]龙瀛,李莉,李双金,等. 中国城市活力中心的街道步行环境指数测度[J]. 南方建筑,2021(1):114-120.
[16]杨俊宴,吴浩,郑屹.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——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[J]. 国际城市规划,2019,34(5):33-42.
[17]刘娜,广晓平. 基于GIS的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络可达性研究[J]. 地理空间信息,2021,19(3):68-71.
[18]朱子奇. 基于GIS平台下的宿迁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研究与评价[J]. 建材与装饰,2018(20):223-224.
[19]宋洁华,李少伟,赵志忠,等. 泰森多边形在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——以海南省临高县为例[J].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3,26(2):223-22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