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.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[EB/OL].(2008-10-09)[2020-06-15]. http://www.gov.cn/gzdt/2008-10/09/content_1116192.htm.
[2]赵跃龙,刘燕华. 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[J]. 人文地理,1996,11(2):1-7.
[3]CLEMENTS F E. Research methods in ecology[M]. Lincoln:University Publishing Company,1905.
[4]HOLLAND M M. SCOPE/MAB technical consultations on landscape boundaries:report of a SCOPE/MAB work-shop on ecotones[J]. Biology international(Special issue),1988,17:47-106.
[5]牛文元.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[J]. 生态学报,1989,9(2):97-105.
[6]陈悦,陈超美,刘则渊,等.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[J]. 科学学研究,2015,33(2):242-253.
[7]李秀彬.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核心: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方向[J]. 地理学报,1996,51(6):553-557.
[8]唐华俊,吴文斌,杨鹏,等. 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变化(LUCC)模型研究进展[J]. 地理学报,2009,64(4):456-468.
[9]刘纪远,宁佳,匡文慧,等. 2010—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[J]. 地理学报,2018,73(5):789-802.
[10]徐苏,张永勇,窦明,等. 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径流效应[J]. 地理科学进展,2017,36(4):426-436.
[11]宋开山,刘殿伟,王宗明,等.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[J]. 地理学报,2008,63(1):93-104.
[12]彭建,蔡运龙,何钢,等.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研究[J]. 山地学报,2007(5):566-576.
[13]刘娟,刘华民,卓义,等. 毛乌素沙地1990—2014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[J]. 草业科学,2017,34(2):255-263.
[14]赵锐锋,陈亚宁,李卫红,等.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[J]. 地理学报,2009,64(1):95-106.
[15]刘纪远,张增祥,徐新良,等. 江南.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[J]. 地理学报,2009,64(12):1411-1420.
[16]陈百明. 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[J]. 自然资源,1997(2):31-36.
[17]郭丽英,刘彦随,任志远.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——以陕西榆林市为例[J]. 资源科学,2005(2):128-133.
[18]李艳华,许月卿,孙丕苓,等.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——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[J]. 水土保持通报,2015,35(5):239-244.
[19]史纪安,陈利顶,史俊通,等.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[J]. 地理科学,2003(4):493-498.
[20]苏维词,易武英. 基于灰色模型的贵阳市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[J]. 水土保持通报,2014,34(6):256-259,266,371.
[21]谢花林. 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[J]. 农业工程学报,2008(10):56-62.
[22]刘吉平,赵丹丹,田学智,等. 1954—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[J]. 生态学报,2014,34(12):3234-3244.
[23]张新荣,刘林萍,方石,等. 土地利用、覆被变化(LUCC)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进展[J]. 生态环境学报,2014,23(12):2013-2021.
[24]王晓东,蒙吉军.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[J].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4,50(6):1133-1140.
[25]孙慧兰,李卫红,陈亚鹏,等. 新疆伊犁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[J]. 生态学报,2010,30(4):887-894.
[26]严恩萍,林辉,王广兴,等. 1990—2011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驱动力[J]. 生态学报,2014,34(20):5962-5973.
[27]王爱辉,张丹,戴新俊. 干旱区绿洲型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:以奎屯市为例[J]. 干旱区地理,2006,29(3):431-438.
[28]韩锦辉,赵文晋,杨天通,等.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[J]. 水土保持研究,2018,25(3):279-284,291.
[29]苏广实,胡宝清,罗华艳. 基于网格法与ANN的县域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——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[J]. 水土保持研究,2010,17(4):262-268.
[30]赵有翼,赵廷刚,岳斌,等.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[J]. 中国沙漠,2009,29(6):1178-1185.
[31]贾雷,邱道持. 三峡库区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——以开县大德乡为例[J].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2,37(3):78-84.
[32]许尔琪,张红旗. 中国生态脆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2012,33(3):1-6.
[33]孙康慧,曾晓东,李芳. 1980—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[J]. 气候与环境研究,2019,24(4):455-468.
[34]时忠杰,高吉喜,徐丽宏,等. 内蒙古地区近25年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[J]. 生态环境学报,2011,20(11):1594-1601.
[35]姚玉璧,肖国举,王润元,等. 近50年来西北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[J]. 干旱区地理,2009,32(2):159-165.
[36]王刚,严登华,黄站峰,等. 近52年来滦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11,25(7):134-139.
[37]赵威,韦志刚,郑志远,等. 1964—2013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[J]. 高原气象,2016,35(4):979-988.
[38]李志,赵西宁. 1961—2009年黄土高原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13,28(2):287-299.
[39]王钧,蒙吉军. 西南喀斯特地区近4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[J].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43(2):223-229.
[40]黄蕊,徐利岗,刘俊民. 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[J]. 生态学报,2013,33(13):4078-4089.
[41]姚俊强,杨青,刘志辉,等. 中国西北干旱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[J]. 生态学报,2015,35(17):5846-5855.
[42]刘桂芳,卢鹤立. 1961—2005年来青藏高原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[J]. 地理研究,2010,29(12):2281-2288.
[43]马转转,张明军,王圣杰,等. 1960—2015年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区升温特征及差异[J]. 高原气象,2019,38(1):42-54.
[44]李辉霞,刘国华,傅伯杰. 基于NDVI的三江源地区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[J]. 生态学报,2011,31(19):5495-5504.
[45]常学礼,赵学勇,王玮,等. 科尔沁沙地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[J]. 生态学报,2013,33(21):7002-7012.
[46]谭灵芝,马长发. 中国干旱区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适应性行为研究[J]. 水土保持通报,2014,34(1):220-225.
[47]朱国锋,秦大河,任贾文,等. 山区牧民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——基于祁连山区少数民族乡的调查[J].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,2015,11(5):371-378.
[48]邓茂芝,王英巍,毛炜峄,等. 阿克苏河流域公众气候变化感知及适应措施选择的差异分析[J]. 干旱区研究,2012,29(1):17-26.
[49]王亚茹,赵雪雁,张钦,等.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评价——以甘南高原为例[J]. 生态学报,2017,37(7):2392-2402.
[50]赵雪雁,薛冰.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意向——以甘南高原为例[J]. 应用生态学报,2016,27(7):2329-2339.
[51]徐广才,康慕谊,贺丽娜,等. 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[J]. 生态学报,2009,29(5):2578-2588.
[52]张学玲,余文波,蔡海生,等.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[J]. 生态学报,2018,38(16):5970-5981.
[53]杨飞,马超,方华军. 脆弱性研究进展:从理论研究到综合实践[J]. 生态学报,2019,39(2):441-453.
[54]徐君,李贵芳,王育红. 生态脆弱性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[J]. 华东经济管理,2016,30(4):149-162.
[55]王经民,汪有科.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计算方法探讨[J]. 水土保持通报,1996(3):32-36,43.
[56]马骏,李昌晓,魏虹,等. 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[J]. 生态学报,2015,35(21):7117-7129.
[57]吴春生,黄翀,刘高焕,等.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评价[J]. 生态学报,2018,38(13):4584-4595.
[58]陈枫,李泽红,董锁成,等. 基于VSD模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域生态脆弱性评价——以甘肃省临洮县为例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18,32(11):74-80.
[59]李平星,樊杰. 基于VSD模型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——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14,29(5):779-788.
[60]齐姗姗,巩杰,钱彩云,等. 基于SRP模型的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[J]. 水土保持通报,2017,37(1):224-228.
[61]刘正佳,于兴修,李蕾,等. 基于SRP概念模型的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[J]. 应用生态学报,2011,22(8):2084-2090.
[62]乔青,高吉喜,王维,等. 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[J]. 环境科学研究,2008(5):117-123.
[63]孙平军,修春亮,王忠芝. 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变化研究——以辽宁阜新为例[J]. 经济地理,2010,30(8):1354-1359.
[64]陈美球,蔡海生,赵小敏,等. 基于GIS的鄱阳湖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[J].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2003(4):523-527.
[65]王让会,樊自立.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——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[J]. 生态学杂志,2001(3):63-68.
[66]陶和平,高攀,钟祥浩.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——以西藏“一江两河”地区为例[J]. 山地学报,2006(6):761-768.
[67]蒙吉军,张彦儒,周平.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——以鄂尔多斯市为例[J]. 中国沙漠,2010,30(4):850-856.
[68]尚立照,张龙生. 基于“成因—结果”指标的甘肃各县区生态脆弱性定量评价[J]. 中国水土保持,2010(6):11-13+23.
[69]钟晓娟,孙保平,赵岩,等.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省生态脆弱性评价[J]. 生态环境学报,2011,20(1):109-113.
[70]邱彭华,徐颂军,谢跟踪,等.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[J]. 生态学报,2007,27(4):1257-1264.
[71]卢远,苏文静,华璀.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左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[J]. 水土保持研究,2011,18(3):78-82,87.
[72]宋一凡,郭中小,卢亚静,等. 一种基于SWAT模型的干旱牧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——以艾布盖河流域为例[J]. 生态学报,2017,37(11):3805-3815.
[73]刘振乾,刘红玉,吕宪国.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[J]. 应用生态学报,2001(2):241-244.
[74]刘茹,张晶晶,雷蕾.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模糊评价[J]. 资源开发与市场,2006(6):500-501+533.
[75]邱芳,马丁丑,孙小丽,等. 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生态脆弱度变化趋势研究[J]. 生态经济,2016,32(4):194-198.
[76]付博,姜琦刚,任春颖,等.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[J]. 东北师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1,43(1):139-143.
[77]陈群利,左太安,孟天友,等. 基于SPA的毕节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[J]. 中国水土保持,2010(12):53-56+61.
[78]巫锡柱,晏路明. 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研究[J].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,2007(3):138-141.
[79]吴春生,黄翀,刘高焕,等.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评价[J]. 生态学报,2018,38(13):4584-4595.
[80]郭兵,孔维华,姜琳. 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脆弱性动态监测及驱动因子定量分析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18,33(3):412-424.
[81]杨冬梅,任志远,赵昕,等.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评价——以榆林市为例[J].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,2008(3):226-231.
[82]郭明,肖笃宁,李新. 黑河流域酒泉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[J]. 生态学报,2006,26(2):457-466.
[83]佟玉权,龙花楼. 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3(2):50-54.
[84]李陇堂,吴玲娜. 西海固地区的环境重建与可持续发展[J]. 人文地理,2000(5):43-46.
[85]李周,孙若梅. 生态敏感地带与贫困地区的相关性研究[J]. 农村经济与社会,1994(5):49-56.
[86]中央政府网.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(2011-2020)》[EB/OL].(2012-01-19)[2020-06-15]. http://www.gov.cn/gongbao/content/2011/content_2020905.htm.
[87]祁新华,叶士琳,程煜,等. 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分析[J]. 生态学报,2013,33(19):6411-6417.
[88]董锁成,刘桂环,李岱,等.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——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[J]. 资源科学,2005(4):82-88.
[89]牛亚琼,王生林. 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[J]. 生态学报,2017,37(19):6431-6439.
[90]赵雪雁,马艳艳,陈欢欢,等.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多维贫困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——以石羊河流域为例[J]. 经济地理,2018,38(2):140-147.
[91]文琦,施琳娜,马彩虹,等. 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——以宁夏彭阳县为例[J]. 地理学报,2018,73(10):1850-1864.
[92]成升魁,沈镭. 青藏高原人口、资源、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00(4):297-304.
[93]徐增让,张镱锂,成升魁,等.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[J]. 科技导报,2017,35(6):108-114.
[94]陈盼,施晓清. 基于文献网络分析的生态文明研究评述[J]. 生态学报,2019,39(10):3787-3795.
[95]刘晓琼,刘彦随. 基于AHP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——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09,23(5):19-23.
[96]甄霖,王继军,姜志德,等. 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[J]. 生态学报,2016,36(22):7152-7157.
[97]万军,蔡运龙.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——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3(2):55-59.
[98]梁宗锁,左长清,焦巨仁. 生态修复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作用[J]. 西北林学院学报,2003(1):20-24.
[99]毛德华,夏军,黄友波. 西北地区生态修复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[J]. 水土保持学报,2003(1):15-18+28.
[100]王仁德,钱金平. 生态脆弱区道路边坡生态恢复适用技术研究——以沙蔚铁路建设工程为例[J]. 水土保持研究,2007(3):163-165.
[101]赵丹,王伯铎,马俊杰,等.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天然气管线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[J]. 水土保持学报,2004(6):196-199.
[102]包卫星. 高寒生态脆弱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[J]. 公路,2014,59(6):220-224.
[103]王壮壮,王浩,冯晓明,等.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[J]. 生态学报,2019,39(20):7356-7366.
[104]董林根,杜国坚,楼焕泽. 低丘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经济开发研究[J]. 浙江林业科技,1998(3):1-7.[105]张志远. 晋北生态脆弱区人工种源补充对植被的影响研究[J]. 水土保持研究,2009,16(4):121-126.[106]王凯,王道涵,刘锋,等.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解释[J]. 生态环境学报,2014,23(4):581-585.[107]王朗,傅伯杰,吕一河,等. 生态恢复背景下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[J]. 应用生态学报,2010,21(8):2109-2116. [108]甄霖,胡云锋,魏云洁,等. 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趋势与治理技术需求分析[J]. 资源科学,2019,41(1):63-7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