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史莎娜,谢炳庚,胡宝清,等.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因素的关系[J]. 地理科学,2019,39(9):1484-1495.
[2]吕晨,蓝修婷,孙威.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研究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17,32(8):1385-1397.
[3]刘甜,方建,马恒,等. 全球陆地气候气象及水文灾害死亡人口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(1965—2016年)[J]. 自然灾害学报,2019,28(3):8-16.
[4]景晓芬. 老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长期居留意愿研究: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[J]. 人口与发展,2019,25(4):34-43.
[5]花卉.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研究[D]. 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,2018.
[6]杜培培,侯西勇. 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空间化模拟[J].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,2020,22(2):207-217.
[7]廖传清. 多尺度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[D]. 南昌:江西师范大学,2017.
[8]邱雨菲. 中国省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[D]. 南昌:南昌大学,2019.
[9]张珊,查小春,刘恺云. 地形起伏特征对汉中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研究[J]. 西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0,42(8):138-148.
[10]孙瑀,刘建国,暴婕. 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化[J]. 城市发展研究,2018,25(6):79-86.
[11]张耀军,任正委.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山区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实证研究: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[J]. 人口研究,2012,36(4):53-63.
[12]李泽宇,董春. 引入兴趣点的地理加权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研究:以天津市为例[J]. 遥感信息,2019,34(2):113-117.
[13]潘倩,金晓斌,周寅康. 近 300 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[J]. 地理研究,2013,32(7):1291-1302.
[14]柏中强,王卷乐,杨雅萍,等. 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 25 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[J]. 地理学报,2015,70(8):1229-1242.
[15]汪思言,杨传国,庞华,等. 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4,24(S2):447-450.
[16]方瑜,欧阳志云,郑华,等. 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成因[J]. 应用生态学报,2012,23(12):3488-3495.
[17]封志明,杨艳昭,游珍. 中国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研究[J]. 自然资源学报,2014,29(10):1637-1648.
[18]曾永明. 高原高山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: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[J]. 南方人口,2014,29(3):1-9.
[19]何岸康.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研究[D]. 武汉:武汉大学,2019.
[20]李亚飞,刘高焕,顾秋丽. 京津冀地区民用机场交通可达性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研究[J]. 科学技术与工程,2017,17(25):328-334.
[21]杜本峰,张耀军. 高原山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:基于毕节地区的Panel Data计量模型分析[J]. 人口研究,2011,35(5):90-101.
[22]邓伟,张少尧,张昊,等. 人文自然耦合视角下过渡性地理空间概念、内涵与属性和研究框架[J]. 地理研究,2020,39(4):761-771.
[23]张泽,胡宝清,丘海红,等. 基于山江海视角与SRP模型的桂西南—北部湾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[J/OL]. 地球与环境:1-10[2021-04-09]. https://doi.org/10.14050/j.cnki.1672-9250.2021.49.064.
[24]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普查办公室. 1: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[M]. 西安:西安地图出版社,1995.
[25]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编辑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(1:100万)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9.
[26]王劲峰,徐成东. 地理探测器:原理与展望[J]. 地理学报,2017,72(1):116-134.
[27]张泽,胡宝清,丘海红,等. 桂西南喀斯特—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研究[J].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,2021,23(3):456-4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