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张景秋. 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[J]. 北京社会科学,2004(2):53-60.
[2]WALL G,SINNOTT J. Urban recreational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as tourist attractions[J]. Canadian geographer,1980,24(1):50-59.
[3]BENITO B,SOLANA J,MORENO M R. Efficiency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municipal cultural facilities[J]. Lex localis-journal of local self-government,2014,12(2):163-191.
[4]CHO S M,SHIN H D. Effects of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city parks on the regional suicide rates in Korea[J]. Journal of the Korea Academia-Industrial Cooperation Society,2014,15(8):4874-4880.
[5]LAK A,GHEITASI M,TIMOTHY D J. Urban regeneration through heritage tourism:cultural polic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[J].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,2019,18(4):1-18.
[6]赵宏波,余涤非,苗长虹,等. 基于 POI 数据的郑州市文化设施的区位布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[J]. 地理科学,2018,38(9):1525-1534.
[7]周尚意,姜苗苗,吴莉萍. 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[J].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6(6):127-133.
[8]王松涛,郑思齐,冯杰.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及其对新建住房价格的影响——以北京中心城为例[J]. 地理科学进展,2007,26(6):78-85.
[9]黄江,胡晓鸣. 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——以杭州市为例[J]. 经济地理,2011,31(11):1851-1856.
[10]庞文琪,黄新荣. 基于地域文化影响力测度的综合档案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——以陕西省为例[J]. 档案学通讯,2017(1):8-13.
[11]刘佳静,郑建明.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影响力测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[J]. 情报科学,2021,39(9):155-161.
[12]田冬迪,芮建勋,陈能.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[J]. 规划师,2011,27(11):24-28.
[13]郭淳彬. 上海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研究[J]. 上海城市规划,2012(3):33-37.
[14]于璨宁. 昆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[D]. 昆明:云南大学,2016.
[15]王北海. 基于用户研究的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[D]. 武汉:武汉大学,2016.
[16]郑爽.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格局及其均等化研究[D]. 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,2017.
[17]孙智君,张雅晴.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——基于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的实证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8,35(9):54-58.
[18]禹文豪,艾廷华. 核密度估计法支持下的网络空间POI点可视化与分析[J]. 测绘学报,2015,44(1):82-90.
[19]束方玉. PM2.5人口暴露风险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[D]. 上海:上海师范大学,2019.
[20]陈彦光. 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[J]. 地理研究,2009,28(6):1449-1463.
[21]袁海红,吴丹丹,马仁锋,等.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耦合性[J]. 经济地理,2018,38(11):123-132.
[22]王劲峰,徐成东. 地理探测器:原理与展望[J]. 地理学报,2017,72(1):116-134.
[23]孙黄平,黄震方,徐冬冬,等. 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[J]. 经济地理,2017,37(2):163-170.
[24]李锋.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与效能提升[J]. 农村经济,2018(9):100-105.
[25]徐珊,甄峰. 省域城市网络中心性测度及比较研究——以江苏省和广东省的对比分析为例[J]. 人文地理,2021,36(1):135-144.
[26]周一星,张莉,武悦. 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[J]. 地域研究与开发,2001,20(4):1-5.
[27]俞勇军,陆玉麒. 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[J]. 经济地理,2005,25(3):352-357.
[28]刘承良,许佳琪,郭庆宾. 基于铁路网的中国主要城市中心性的空间格局[J]. 经济地理,2019,39(3):57-66.
[29]程玉鸿,孟俊华. 基于高端消费文化视角的中国城市中心性及其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[J]. 经济地理,2014,34(2):28-34.
[30]薛莹,俞路,韩贵峰. 基于Voronoi图剖分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体系——以苏浙沪地区为例[J]. 地域研究与开发,2008,27(2):81-84.
[31]王寒钰. 我国公共文化场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[D]. 西安:西安建筑科技大学,2019.
[32]赵彦云,余毅,马文涛.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[J].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6(4):72-82.
[33]刘光孟,汪云甲,王允. 反距离权重插值因子对插值误差影响分析[J].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,2010,5(11):879-884.
[34]孙博杰.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探析[D]. 济南:山东建筑大学,2020.
[35]尹鹏,张荣天. 中国三大城市群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[J].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,37(3):9-17.
[36]李少惠,韩慧. 我国省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[J]. 图书情报工作,2021,65(7):67-7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