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 1] 黄义雄, 郑达贤, 方祖光, 等. 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[ J]. 林业科学, 2003, 39( 1): 31-36.
[ 2] 曾焕生. 福建沿海地区木麻黄迹地更新问题研究[ J] . 防护林科技, 2001, 5( 3): 34-36.
[ 3] 吴清泉. 东山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[ J] . 福建地理, 2002, 17( 2): 45-47.
[ 4] 林銮勇.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问题的探讨[ J] . 林业勘察设计, 2006, ( 2) : 171-173.
[ 5] 赵凌泉, 肖立国, 王立刚, 等. 防护林科学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[ J]. 防护林科技, 2000, 2( 4): 85-87.
[ 6] 叶功富. 滨海沙地湿地松与木麻黄混交林构建和调控技术研究[ J]. 林业科学研究, 2002, 15( 4) : 463-468.
[ 7] 徐俊森, 叶维忠, 曾国强, 等. 沙质海岸后沿木麻黄混交林造林效果的试验研究[ J]. 防护林科技, 2000, 8 (专刊1): 116-122.
[ 8] 田长城, 周守标, 蒋学龙. 黑长臂猿栖息地旱冬瓜和潺槁木姜子种群分布格局和动态[ J]. 应用生态学报, 2006, 17( 2) : 167-170.
[ 9] 游水生, 叶功富, 徐俊森, 等. 福建东山岛海岸带潺槁树种群生命表分析[ J]. 广西植物, 2009, 29( 1): 96-102.
[ 10] 王伯荪, 张志权, 蓝崇钰, 等.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取样技术研究[ J].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丛刊, 1982, 6( 1): 51-60.
[ 11] 游水生, 王小明, 王海为.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小面积的确定[ J]. 武汉植物学研究, 2002, 20( 6): 438-442.
[ 12] 曲仲湘, 吴玉树, 王焕校. 植物生态学[M ]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1983.
[ 13] 杨逢建, 赵则海, 付玉杰, 等. 封山育林后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[ J]. 植物研究, 2002, 22( 4): 503-507.
[ 14] 中国植被编委会. 中国植被[M ]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1980: 18-200.
[ 15] 林鹏. 福建植被[M ]. 福州: 福建科技出版社, 1990: 53-76.
[ 16] 吴征镒.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[ J]. 云南植物研究, 1991, 增刊: 1-139.
[ 17] 叶万辉, 曹洪麟, 黄忠良, 等.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[ J]. 植物生态学报, 2008, 32 ( 2): 274-286.
[ 18] 郭其强, 张文辉, 何景峰, 等. 黄龙山不同白桦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[ J]. 西北植物学报, 2007, 27( 1): 132-138.